为保证食品安全,切实保障就餐者人身健康,根据《食品卫生法》相关规定,本公司特制度如下食堂卫生上墙制度,望全体员工自觉遵守。
一、严格执行《食品卫生法》和卫生部、教育部下发的《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管理规定》。食堂工作人员应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,接受卫生监督。
二、膳食工作要坚持为师生生活服务的宗旨,以“管理育人”、“服务育人”为中心,讲究职业道德。
三、食堂和各餐厅必须领取卫生许可证,食堂工作人员必须持有效的健康证上岗,且上岗前参加相关培训,每年体捡一次。上班时间要穿工作服,戴帽,佩戴胸牌、健康证,并保持衣帽整洁。
四、设立食品卫生管理人员,卫生管理人员要定期检查,每月不少于两次,每季度给炊事人员上一次防疫卫生课,每学期召开1—2次卫生知识讲座。
五、采购食品应向持有卫生许可证的单位、个人购买,熟食必须定点采购,食品保证无毒、无害,符合食品卫生要求。
六、食品的洗切、加工必须采劝一洗、二浸、三烫、四炒”的烹饪程序,要求彻底符合卫生要求,保证不受污染;销售直接入口的食品,必须使用清洁工具,不准用手直接取食物;要生熟分开,实行“三刀三板”:生菜、生板;熟菜、熟板;面刀、面板;“三手”:饭前洗手,便后洗手,操作前洗手。
七、严格贯彻执行食品加工卫生“五四制”:1、由原料到成品实行“四不”制度,即采购员不买、验收员不收、加工人员不用、厨师不烹饪腐烂变质食品。2、食品存放实行“四隔离”制度,即生与熟、成品与半成品、食品与杂物和药物、食品与天然冰隔离。3、用具实行“四过关”制度,即一洗、二刷、三冲、四消毒。4、环境卫生采劝四定”办法,即定人、定物、定时间、定质量。5、个人卫生做到“四勤”,即勤洗手剪指甲、勤洗澡理发、勤洗衣服被褥、勤换工作服。
八、生产加工用的工具、设备必须经常擦洗,保持清洁;餐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.容器,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;炊具、用具用后保持清洁。
九、物资进仓库要保持清洁卫生,存放要生熟分开,食品要隔墙离地存放,散装食品容器加盖存放,注意保洁、保鲜。
十、食堂餐厅和摊点,要有防蝇、防尘设施和冷藏设备,室内要有紫外线消毒灯,要有防鼠板和去污桶,做好“除四害”工作。
十一、加工烹饪食品的要注意营养搭配合理、平衡,要符合学生生理发育的需求。
十二、注意内外环境卫生,做到窗明几净、地面清洁、餐桌摆放整齐且清洁,随时打扫,少油腻,定期消毒,不留卫生死角。
十三、注意自身安全,不准穿拖鞋、背心、短裤;经常检修所用的电器设备,发现问题及时报修;安全操作,严防热油锅、热汤锅、开水锅烫伤,以及电器击伤;各组下班后,关掉一切水、电源,碳火盖好,以防漏火、漏电、漏水。
十四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,做好食堂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,进行预防食物中毒的教育,杜绝食物中毒的发生。
十五、对出现违反安全、卫生规定,造成食堂火灾或食物中毒及其它各种相关突发公共事件,视情节轻重,处以???,情节严重的追究法律责任。
操作加工间卫生制度
1、操作加工间布局要合理,所用工具、容器要生熟分开,防止交叉污染。
2、保持室内环境整洁,并设置密闭垃圾,杂物随时清理。
3、排烟、排期设施齐全有效,通风良好。
4、保持下水道畅通,地沟无积水,无污物。
5、防尘、防蝇、防鼠等设施要健全。
6、所用工具,容器要定期清洗消毒,经常保持清洁。
食品生产经营过程卫生制度与要求
1、保持室外环境整洁,采取消除苍蝇、老鼠、蟑螂和其它有害虫类及其孳生条件的措施,与有毒、有害场所保持规定的距离。
2、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与产品品种,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,加工、包装、贮存等厂房或场所。
3、应当有相应的消毒、更衣、个洗、采光、照明、通风、防腐、防尘、防蝇、防鼠、洗涤、污水排放、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施。
4、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,使用前必须洗净、消毒。其他用具用后必须洗净,保持清洁。
5、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应当合理,防止生食品与熟食品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,食品不得接触有毒物、不洁物。
6、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包装容器,工具,设置和条件必须符合卫生要求,防止食品污染。
7、直接入口食品应当有小包装或者使用消毒,清洁的包装材料。
8、用水必须分别符合国家规定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。
9、卫生许可证要挂在显眼处,从业人员每年进行健康检查,持有效合格的健康上岗证。
10、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经常保持个人卫生,穿戴清洁工作衣帽。
食堂工作人员岗位卫生责任制
1、服务员穿着整洁,男不留长发,女发不披肩,不戴首饰,不化妆。
2、做好台面调料、牙签、餐巾、茶水餐具等清洁卫生工作。
3、擦刀、叉、茶杯、酒杯的抹布应使用消毒巾。
4、端菜手指不接触食品,分菜工具不接触顾客的餐具,菜盘严禁重叠摆放。
5、取冰块,拿馒头等应使用夹具,递小毛巾用夹具,用后及时收回清洁消毒。
6、水果应洗将消毒后装盘。
7、用过的餐具及时撤回,并揩清台面。
8、工作结束后,做好台面调料,桌椅及地面的清扫整理工作。